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,一些地区水资源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,节约用水成了一个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。火力发电厂是一个耗水大户,其中循环水冷却塔的耗水量约占整个电厂耗水量的60%以上。因此,冷却塔耗水量的变化对整个电厂耗水量有着较明显的影响。那么哪些因素影响冷却塔的耗水量,又是如何影响的呢?下面以一台300MW火电机组为实例具体分析一下其变化的内在规律,以期获得对火电厂节水工作有益的结论。
1.计算所需数据:(机组在300MW工况下)
冷却塔循环水量36000t/h 循环水温升 9.51℃
凝汽器循环水进水温度20℃ 空气湿度61%
循环冷却塔的端差5℃(端差为冷却塔循环水出水温度与大气湿球温度之差)
循环水浓缩倍率3.0
2.影响冷却塔耗水量因素分析:
火力发电厂循环水冷却系统运行中,维持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关键是两个平衡,即:水量平衡和盐量平衡。二者相互联系,如果其中一个平衡变化,那么另一个平衡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。
2.1循环水的水量平衡:
水量平衡过程是:机组运行过程中,对于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来说,水的损失有蒸发损失、风吹损失、排污损失、漏泄损失(由于量较小,一般可略去不计)等,要维持水量平衡就需要同时对系统进行补水。
循环水系统的水量平衡数学表达式为:P Bu =P 1 + P 2 + P 3 [1] 公式1
P Bu :补充水量占循环水量的百分率,% P 1 :蒸发损失水量占循环水量的百分率,%
P 2 :风吹损失占循环水量的百分率,% P 3 :排污损失占循环水量的百分率,%
在以上平衡中通常P 1 所占的份额较大,而它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凝汽器的热负荷,以及气候条件(主要是温度因素);P 2 的大小取0.1%(机组冷却塔中装有除水器时);P 3 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循环水系统所能达到的浓缩倍率。
水量平衡的另一种数学表达式为: M=E+B+D [2] 公式2
M:补充水量,t/h; E:蒸发损失量 ,t/h; B:风吹损失量,t/h ; 的D:排污损失量,t/h
其中:自然通风冷却塔的蒸发损失计算公式为:
E=k×△t×Q m [2] 公式3
k:与环境大气温度有关的系数,%;△t:循环冷却水温升,℃ ;Q m :循环水量,T。
若其它条件不变,仅冷却水量发生变化时,同一机组△t成反比变化,因而蒸发损失水
量则保持不变的。
由公式1和公式2可以推出:B=Q m ×P 2 公式4
D=Q m ×P 3 公式5
2.2循环水的盐量平衡:
循环水系统的盐量平衡过程是:机组在运行过程中,由于循环冷却系统中水的蒸发作用,循环水中的溶解盐类不断浓缩,因此就需要通过排污等方式降低溶解盐类。当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进入和失去的盐类达到平衡后可得:
K=(P 1 + P 2 + P 3 )/( P 2 + P 3 ) [1] 公式6
由以上两个平衡过程的分析可以得出,影响循环水冷却塔耗水量的主要因素为: 环境温度,空气湿度,机组出力,浓缩倍率。
3.影响耗水量因素的定量分析:
3.1环境温度变化对冷却塔耗水量的影响:(取空气湿度61%,机组出力300MW,浓缩倍率K=3.0)
3.1.1 蒸发损失量的计算:
当循环水进口温度为 20℃ 时,环境(大气)的湿球温度为20-5=15℃,查 文献[3]可得 ,大气的干球温度为21℃。 查文献[4]可得,k=0.142%。
代入公式3可得:E=k×△t×Q m =0.142%×9.51×36000=486t/h
3.1.2 风吹损失量的计算:
由公式4可得:B= Q m ×P 2 =36000×0.1%=36 t/h
3.1.3 排污损失量的计算:
由公式6可推导出:P 3 =[P 1 + P 2 (1- K)]/( K-1) 代入可得:P 3 =0.575%
由公式5可得:D= Q m ×P 3 =36000×0.575%=207 t/h
3.1.4耗水量情况:
由公式2可得: M=E+B+D =486+36+207=729t/h
运用以上方法,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当环境温度为6℃、11℃、16℃、26℃、31℃、36℃时循环水冷却塔耗水量的变化情况(具体结果见表1和图1)
表1: 环境温度变化对循环冷却塔耗水量的影响
环境温度(℃) | 6 | 11 | 16 | 21 | 26 | 31 | 36 |
循环水耗水量( t/h) | 575 | 626 | 678 | 729 | 781 | 832 | 883 |
图1: 环境温度变化对循环冷却塔耗水量的影响
3.2环境湿度变化对冷却塔耗水量的影响:(取循环水进水温度20 ℃,机组出力300MW,浓缩倍率K=3.0)
由3.1的计算结果可知,当环境湿度在61%时,冷却塔的耗水量为729t/h。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,当环境湿度为66%时,冷却塔的耗水情况。
3.2.1蒸发损失的计算:
当环境湿度为66%时,取循环水进口温度为20℃,则大气的湿球温度为20-5=15℃,根据文献[3 ]可知,大气的干球温度为20℃。查文献[4]可得,k=0.14%,
代入公式3可得:E=k×△t×Q m =0.14%×9.51×36000=479t/h
3.2.2风吹损失量的计算:
由公式4可得:B= Q m ×P 2 =36000×0.1%=36 t/h
3.2.3排污损失量的计算:
由公式6可推导出:P 3 =[P 1 + P 2 (1- K)]/( K-1) 代入可得:P 3 =0.57%
由公式5可得:D= Q m ×P 3 =36000×0.57%=205 t/h
3.2.4耗水量情况:
由公式2可得:M=E+B+D =479+36+205= 720t/h
运用以上方法,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当环境湿度为71%、76%、56%、51%、46%时循环水冷却塔耗水量的变化情况(具体结果见表2和图2)
表2: 环境湿度变化对循环冷却塔耗水量的影响
环境湿度(%) | 46 | 51 | 56 | 61 | 66 | 71 | 76 |
循环水耗水量( t/h) | 761 | 750 | 739 | 729 | 720 | 709 | 698 |
图2: 环境湿度变化对循环冷却塔耗水量的影响
3.3机组出力变化对循环冷却塔耗水量的影响:(取循环水进水温度为20℃,大气湿度为61%,浓缩倍率K=3.0)
由3.1的计算结果可知,当机组出力为100%时,循环冷却塔的耗水量为729 t/h。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,当机组出力为75%时,循环冷却塔的耗水量情况。
3.3.1蒸发损失的计算:
由公式3可知,当机组出力变化时,△t将会随之而改变。哪么如何变化的呢?
由文献[5]可知,凝汽器的传热方程数学表达式为:D×γ×△t =G×C p ×△t [5] 在机组出力变化时,G、C p 是不变的,而γ将有所变化,但变化很小,在此认为不变。
因此,由上式可推出:△t 1 /△t= D 1 / D 公式5
我们知道,汽轮机的排汽量变化与机组出力变化基本是成正比的,因此,当机组出力由100%降至75%时,由公式5可得:△t 1 =75%△t=0.75×9.51=7.13℃
代入公式3可得: E=k×△t×Q m =0.142%×7.13×36000=364t/h
3.3.2风吹损失量的计算:
由公式4可得:B= Q m ×P 2 =36000×0.1%=36 t/h
3.3.3排污损失量的计算:
由公式6可推导出:P 3 =[P 1 + P 2 (1- K)]/(K-1) 代入可得:P 3 =0.41%
由公式5可得:D= Q m ×P 3 =36000×0.41%=148t/h
3.3.4耗水量情况:
由公式2可得: M=E+B+D =364+36+148=548t/h
运用以上方法,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当机组出力在60%、50%时循环冷却塔的耗水量变化情况(具体结果见表3和图3)
表3: 机组出力变化对循环冷却塔耗水量的影响
机组负荷系数(%) | 50 | 60 | 75 | 100 |
循环水耗水量( t/h) | 365 | 438 | 548 | 729 |
图3: 机组出力变化对循环冷却塔耗水量的影响
3.4浓缩倍率变化对循环冷却塔耗水量的影响:(取机组出力300MW,循环水进口温度为20℃,大气湿度为61%)
由3.1的计算结果可知,当循环水浓缩倍率为K=3.0时,循环冷却塔的耗水量为729 t/h。
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,当浓缩倍率K=3.5时,循环冷却塔耗水量的大小。
3.4.1取循环水进口温度为20℃,则大气的湿球温度为20-5=15℃,查文献[ 3]可得,大气的干球温度为21℃。查文献[4 ]可得,k=0.142%,
代入公式3可得:E=k×△t×Q m =0.142%×9.51×36000=486t/h
3.4.2风吹损失量的计算:
由公式4可得:B= Q m ×P 2 =36000×0.1%=36 t/h
3.4.3排污损失量的计算:
由公式6可推导出:P 3 =[P 1 + P 2 (1- K)]/( K-1) 代入可得:P 3 =0.44%
由公式5可得:D= Q m ×P 3 =36000×0.44%=158 t/h
3.4.4耗水量情况:
由公式2可得:M=E+B+D=486+36+158=680t/h
运用以上方法,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当环境温度为4.0、4.5、5.0、2.5、2.0时循环水冷却塔耗水量的变化情况(具体结果见表4和图4)
表4: 浓缩倍率变化对循环冷却塔耗水量的影响